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


 
厚觀法師編輯的《大智度論講義》,由印順文教基金會出版與大眾結緣,100卷共分成七冊,目前已全部出版(卷1-100)。歡迎就近索取!

流通處如下:

印順文教基金會
30268
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287
03-5551830
慧日講堂
10489
台北市中山區朱崙街36
02-27711417
福嚴佛學院
30065
新竹市明湖路3653
03-5201240
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
80271
高雄市中正二路589
07-2247705

 

 

開仁法師編輯的《寶積經講義》,已由高雄正信佛青會出版,歡迎就近索取!

 

慧日講堂
10489
台北市中山區朱崙街36
02-27711417
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
80271
高雄市中正二路589
07-2247705

 

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


 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91:「恒作無常想,變壞則無憂,如覩電為先,聞雷不驚怖。」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954, c16-17)

 

淺釋如下:

我們應該「恒」常「作無常想」(無常觀),因為一切法皆終歸會磨滅的,由於有這樣的正念保持,所以當這一切出現「變壞」的時候,我們的內心「則無」有「憂」慮與難過。就猶「如」先「覩」(看到)有閃「電」的話(因電光比雷聲快),時至聽「聞」到轟轟的「雷」聲時,內心將「不」會被其「驚怖」(或驚恐)了。

 

(大義:假如我們的內心經常保持著無常觀,當一切法出現無常的變化時,我們的心境將會保持正念正知,而不會掉入憂悲苦惱之中。就好像在雨天,若我們能先看見乍現於天邊的閃電的話,當雷聲轟轟震入耳根時,內心將不會受到驚恐,因為事先我們已作好心理準備了。)

 

PS:我們有幸修學佛法,價值就是在這裡:為一切法的生住滅的出現,做好一切的心理準備,坦然接受它、放下它、超越它。

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

 

「道心增上」

 

20150724(星期五)

是晚,久居台灣也是寂靜禪林長老團成員的開仁法師,這次因回國更新護照的因緣,應住持開印阿闍梨之邀,而為密集禪修學員及僧眾們開示為時約1小時的「道心增上」佛法開示。

開示摘要如下:

如《阿含經》所提,培養道心可以從以下八種心所下手:

一、慚

二、愧

三、信心

四、精進

五、不放逸

六、無貪

七、無嗔

八、無癡

 

一、慚、二、愧、:

它們是所有善心的基礎。就如修習慈心禪而沒辦法專注時,可以反省現在已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好的善知識,但是為什麼沒有辦法散播無怨敵的慈愛呢?當這慚愧心生起後,那散亂的心會變得集中、所緣也變得清晰。所以如果善於運用這幾個重要的心所,對我們的道心的建立是很有幫助的。

道心能夠提昇我們的觀察力。首先我們可以思考,我們是否還記得學佛的初心呢?是什麼動機促使我們學佛呢?無論我們學佛的安穩或者不快樂,有時想一想,世間很多事情本來就是沒辦法十全十美的。既然沒辦法十全十美,如果我們要穩住自己的腳根繼續學佛、修行下去,那麼我們的初心就是最好的一個基礎。如果我們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要修學佛法的初心,那麼再有怎麼樣的成就,就都不是原來單純的心了。所以,大家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記好,自己當初為什麼有這樣的動機來修行。

再來就是請問大家,學佛到今天,是否滿意自己的選擇呢?就如有的人個性比較大而化之的就喜歡阿姜查禪師,有的修行者卻喜歡阿毘達磨論師的個性。但是很多人修行是因為仰慕一些學習的對象,卻又跟自己內心不一定契合。那麼如果不滿意,就應該快點轉彎、換頻道,而不要在哪裏浪費時間了。

佛法本來就是多元化,這是沒有對錯的,但是內容卻一定要相同,那就是道心。

《阿含經》裡提到佛陀的時代,十大弟子或辟支佛,他們在佛陀座下都可以和樂相處,而現在的佛教,不同系派互相批評。為什麼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,大家都可以和樂相處呢?這就是道心的問題了。我們受了別人的影響,卻自己沒有自己的方向、沒有適應自己根基、精進的道路,導致我們會隨風轉舵。因而久了之後,自己也不知道這樣的修行是否有明確的答案。所以,這是我們每一個學習的人都要警覺的。

再來,無論修學解脫道或菩薩道,以下三項是了解緣起法所要觀察的。

第一、我們身、心的關係。大家是否發現,當我們心情好,身體也會比較健康?若身體健康,心也比較容易專注?從身心的關係,觀察我們是否比以前更安穩。

第二、自己跟他人的關係,即人際關係。學佛懂得緣起過後,自他關係是否比較成熟、穩重呢?

第三、物質跟我的關係。我們不能夠改變世間,但是能改變自己。所以佛法教導我們觀察緣起,主要是有兩部份要我們去用心的。

首先就是「提昇適應力」。《清淨道論》提到,若這地方有法,就算住的不好,我們的也要取法。所以我們的適應力一定要加強,與要適應它的變化。當六根變得越來越衰退,我們一定要去適應它的變化,讓它在最好的狀態下,能夠趕快學習佛法。

另外,就是要增強「自律能力」。自律的力量如果弱,連帶的觀察緣起的力量也會弱。

所以要建立道心,是很不容易的。

三、信心:

 

當現實和理想有落差,我們心境沒有辦法調和時,就只能用因果正見來調和。因為相信因果,所以現在所遭受的雖然不公平而有種種困境,如果自己能夠堅持下去,那麼現在所造的善業未來一定能感到這快樂的果。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心,通常都是很快就打退堂鼓的。

道德是什麼呢?就是守法、自覺的力量。舉例來說,我可以這麼做卻因深信因果而不做。人的心是很容易走法律的漏洞,就是因為這道德的自覺力很弱,有被規定的才照著做。反之,如果不小心犯了,但因有慚愧心,結果是不一樣的。

精進和不放逸是修學佛法,前進的動力。

 

四、精進:如果沒有精進,我們就不會策進自己往前。

五、不放逸:如果我們沒有不放逸,我們就會退墮,墮性就會增強。

大家可以思考,我們如果不喜歡戒定慧,怎麼可能會來出家呢?一個理解佛法的人,是不可能不守戒、不修定、不學習智慧的。雖然修學佛法難免會有所偏重,但是在道心上來說,我們是不能偏廢的。若偏廢的話,就算我們講的再有道理,我們也沒有辦法啟發人心、向道修行。

我們的修持都要靠自己,善知識只能提醒、指引。在恰當的時間這是很好的鞭策,但是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用功,有時候善知識也幫不到很大的忙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警惕在心。

接下來是三善根。

六、無貪、

七、無嗔、

八、無癡。

這八個心所,為什麼我們很難把它培養起來呢?

五蘊裡,最干擾我們的是哪一個呢?

就是受蘊和想蘊。它們讓我們受到外境的引響,也是產生見煩惱和愛煩惱的根本。很多人修行,都會在感受中迷失自己。好的感受很容易讓我們對偏見的執取、我見的產生。我們很容易因為我執在作祟,在受、想當中給以安立很多標籤,其實我們並沒有辦法真正跟無我、無常相應的。

如果我們在修行的過程沒有留意到這些關鍵的地方,我們用功很久,這個我執都沒有辦法去除。

所以有一些人雖然能跟在善知識的身邊,如果沒有留意的話,很容易在受跟想當中,失去了本來的自己。所以希望這點大家要記好。

性空法師說,如果我們要超越受和想,除了如理思維以外,最高的層次方法就是以捨無量的「捨」。因為我們在感受到受和產生種種想的時候,如果沒有捨無量的心,我們很容易就會耽著任何一點上成為絆腳石,讓我們沒辦法見到無我。當我們在用功,無論感受到怎麼樣的經驗,一個時間過去了,就要捨下。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的話,通常都很難再往前,或者會絆倒自己。

所以學佛修行,我們都聽過《雜阿含經》的「厭離欲滅盡」。就是看到過患,知道它是無常,才會厭離。《清淨道論》對它跟三解脫門相應的「厭離欲滅盡」是放到很高的層次。初學佛者會覺得很難。其實,思維佛法不要只有一種方式,離欲其實也有淺深層次的。

如果對佛法理解的水準太高,當我們無法達到時,就會選擇徹底不要做,或有空再來做,那麼我們是沒有辦法進步的。所以我們的能力能做多少,我們就從生活中去下手。這樣慢慢的提昇,它就會提昇到深層的層次了。

 

勉勵:

我們如果平常讓自己有機會生起這八種心所的話,那麼我們可以從生活上來檢驗。如果我做了不圓滿、不滿意,那麼回去我們思維反省,改次在生起的時候,就做的更圓滿一點。

道心增上是要靠自己的。這八種心所不容易生起來,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惡心所運用自如,不用培養,善心所要培養的很辛苦。惡心所它天天可以生起幾千萬次,因為我們是無明的凡夫。

如果我們今生遇到佛法,還不懂得勉勵的要自己多生起這些善心的話,那我們改次沒有辦法超越它的。所以,雖然這八種心所很難生起,但是我們可以從受、想當中讓這八種心所生起。

《大智度論》有個譬喻,菩薩要發菩提心,這是成佛最主要的發心。而解脫道就是發出離心。如何讓菩提心不退失呢?菩薩愛護自己的菩提心,就像吝嗇的人一毛不拔。我們守護菩提心也要這樣,不讓它隨便迷失方向,就是要它回正道。我們的出離心也是如此。尤其學佛久了,逐漸的道心在退,但是自己並沒有發現。如果大家學佛久了,沒有發現自己的調柔,沒有發現自己上進的話,我們就要自己反醒。一個修行人,如果修到能讓人都很願意靠近我們而感受到喜悅跟快樂,那麼修行就比較有成效了,表示在上進。

所以修行要靠自己,善知識只是一個助緣,我們要不斷的鞭策自己,久了,再堅硬的石頭它都能夠穿透。最後,祝福大家在這裏能夠增上三學,早日體證涅槃。

sadhu!sadhu!sadhu!

文/道林

 

 

 

 

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


 
『佛法的信心,來自正見!』

 

佛法的光明,引導我們;佛法的信心,支持我們,實現現生的福樂。

但決不是說,信了佛,就不會窮,不會病,不會受到挫折。

 

要知世間身苦的解除,是相對的,也是有限度的。

經上說:「積聚(財物)皆銷散,崇高(權位)必墮落,合會(眷屬)要當離,有生無不死」。這是終於到來的;不是意外,而是世間事物的必然。

 

所以正信佛法的人,如患病而福壽未盡,那麼求醫藥,求三寶,病苦會早日健康。如福壽已盡,那麼在三寶的光明中去世,會因自己的善業淨業,而自然的增進。不病是這樣,病了也這樣,病而不能痊愈,還是這樣;信心堅定,不因病而動搖,才是於佛法有信心的人。

 

──摘自:印順導師《佛在人間》頁222

 

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






問曰:此中念,是不離大悲念,何以說「不離畢竟空念」?

答曰:菩薩不離是念,心不捨眾生,用無所得故。無所得空,畢竟空,名異而義一。不可得空在初,畢竟空在後,以畢竟空大故,生悲亦大。大悲,如《阿差末經》中說,有三種悲:眾生緣,法緣,無緣。無緣悲從畢竟空生,以是解舍利弗所難。

《大智度論》卷5326 無生品〉(T25,441c27-442a4)

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


 
中道的德行,應從內心與事行來完成

開仁2015/5/25

學佛的人經常討論解行的問題,有的人害怕被人貼上沒有修行的標籤,處處強調自己天天有在實修某些法門。時下諸多修行人其實不太懂得安排自己修行的生活,好像每天有固定的早晚課誦就可以心安理得似的。如此度過十年或更久的時光,內心是否真正地有領受到佛法的義利?這可從審察自己對於五欲、五蓋、三毒等是否有比過去減少而獲得答案。

印順導師在《佛法概論》中有兩段話值得省思:

中道的德行,出發於善心,而表現為合理的、有益自他的行為;又以合理的善行淨化內心,使內心趨向於完善──無漏。所以論到德行,應從內心與事行兩方面去分別。」(第十四章)

佛法的德行,貫徹於正確的正見中;由知見來指導行為,又從行為而完成知見──這是知行的統一。」(第十七章)

中道的德行出發於善心,這個善心即指正確的正見。這個正見會促使我人轉起內在的善心,因為這種善心,就是如理的作意,是引導合理行為的指南,否則就會被無明及欲貪所縛而造作不善業了。其中,有八法最為重要:

道德的根源: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。

道德的意向:慚、愧。

道德的努力:精進、不放逸。

道德的純潔:信。(第十四章)

若能將這八法表現為合理的、有益自他的行為,這就是知行統一的第一步。然而,合理的善行也可以淨化內心,換句話說,亦可從行為的表業而影響內在的知見,這是比較少人留意的相互依緣性。意思是說,知行的統一絕非只是單向的思考,而應為迴環性地反覆與多次的入出於內心與事行,從錯中學、學中錯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所知與所行,直至熟稔亦不鬆懈。(此即修習多修習)

具備正見者,必定會讓自心於生活上轉起上述的八種心所,且透過審慮、決定與發動思之後,循環地就會知悉所行圓不圓滿,若有欠陷,就須檢視這八個道德的心理因素,再度出發。內心對於事行,或外現對於內在,皆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,莫停滯於一邊,更不須掉悔於一邊,否則知行合一的相互依緣意義將落於空有其名了。

這一年來協助慧日的法務,內心與事行的歷練讓我成長了許多,除了住持宏印長老的提攜,也得感念我的兩位院長(厚觀法師和大航法師),如果沒有師長的嚴格教誨,我想我無法穩住腳跟,學以致用。當然,常住眾的配合,與北部法友的學法熱忱,都是不可少的增上善緣,希望再接再厲。

以前常思惟一個問題,為何龍樹論會常出現批評二乘的形容詞,難道不用這種方式就沒有人要學菩薩道嗎?近來才比較釋懷,因為我給自己答案是:在龍樹的角度而言,他只是如實分析佛與二乘之差別,二乘的不足是針對佛而言,並沒有落入自讚毀他的問題。而且,從龍樹的教學理念來說,先說大乘,後說聲聞,若不接受則退而其次教導人天善法,最後即使都不接受也要以悲愍心讓眾生獲得現樂,乃至內心祝願未來必定要度他入佛知見。

因為自己思惟問題的層面打開了,回到現實的人事法務,我不再以建立敵意來跟人相處,學習龍樹的如實態度,也效法導師學尚自由,不強人以從己的開放心境。

導師曾說:「那為什麼要建立慧日講堂?我當時有一構想,佛教難道非應付經懺,賣素齋,供祿(蓮)位不可!不如創一講堂,以講經弘法為目的,看看是否可以維持下去!我從不空言改革,但希望以事實來證明。而且,對精舍的學眾,也可給以對外宣揚的實習機會。」(《華雨香雲》)導師的外弘道場很特別,在我實習弘法的過程中,讓我深刻的體會到,很多主動來學法或共修的信眾,實是護持導師弘揚純正佛法的理念而來的。所以,說是鼓勵福嚴精舍學眾一個實習弘法的機會,或是讓具備深度與廣度的教學得以發揮等都可以,總之,這班信眾就是堅持默默無聞,盡所能讓這座沒有富麗外表的講堂,能以弘法為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