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則筆記
印順導師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(p.147):
恩愛別離苦:
父母,兄弟,夫婦,兒女,朋友,最親愛的,卻不能不──
(1)生離死別,
(2)常陷於遠地相思,
(3)或『此恨綿綿無盡期』[註1]的失望回憶中。」
[註1]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「……在天願作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。天長地久有時盡(又作“會有時”)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」(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8603.htm#refIndex_2_6817109)
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(p.329):
從初學的攝心,到成就正定,有九住心,也就是住心的修習過程,可分為九個階段。
一、「內住」:一般人,一向是心向外散;儒者稱為放心,如雞犬的放失而不知歸家一樣[註2]。修止,就是要收攝此外散的心,使心住到內心所緣上來,不讓他向外跑。……
[註2]《孟子》33──(上)第十一章、求其放心而已
仁德,是人的良心;正義,是人要走的道路。捨棄大路不走,良心丟了也不想找回來,這真是最大的悲哀呀!若有人的雞隻或狗兒不見了,他會費 盡心力去尋找;自己的良心泯滅消失了,卻不知道去找回來。求學問沒有其他捷徑,只要把走失的良心找回來就可以了。
孟子曰:「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舍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求,哀哉!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;有放心而不知求。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
(http://edba.ncl.edu.tw/ChijonTsai/MON/mon-42.ht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