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善菩薩之修學內容
◎口述 >> 釋開仁(福嚴佛學院講師)
整理 >> 編輯組
這一個主題主要是介紹印順導師的「人菩薩行」,他是從「十善」開始的。很多人仍然非常嚮往人菩薩行,因此,我們從最基礎的十善做起,漸進地趨入中道。或許有人會說:「十善還不簡單。」實際上不簡單!
一、善法修學初步:不失人身之要行
印順導師在《成佛之道》中有提示:修學善法的第一步就是要保住人身,這是當前最要關心的題目才是。如果只是求今生能不能證初果、二果……,有時候,這些目標太大了。但是,我今生學佛什麼都不求,我只求「不失人身」,因為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往善、往解脫前進。
印順導師說:「如果希望來生不失去人身,而能夠依人身趨向佛道,不能不以五戒、十善等的戒行為宗要。」就是一定要有五戒、十善為基礎。「初學菩薩的,名十善菩薩,也是著重十善行的。」所以,我們要保住人身,簡單的說就是五戒、十善。
五戒、十善不只是初學者所要修學,它也可以是初學菩薩道第一步。所以,行人間佛教的次第就是從這裡開始。
二、十善與五戒的關係
十善------------------五戒
【一、身】
不殺生--------------不殺生
不偷盜--------------不偷盜
不邪婬--------------不邪婬
【二、口】
不妄語--------------不妄語
不兩舌
不惡口
不綺語
【三、意】
不貪欲--------------不飲酒
不瞋恚
不邪見
上面所示的關係圖是《大智度論》中所描述,十善與五戒的前四項都有明顯(直接)相攝的內容,五戒的不飲酒則攝於十善的不貪欲。
十善可分為身、口、意,意指身語意皆可攝於戒行。有人問:「是不是要十善清淨才能保住人身?」《阿含經》中說:前七支要完全清淨,要證到初果才能辦得到,而凡夫還沒有到這樣的標準,無法全部清淨,但是不可以故意去犯,因為故作業還是要受報的。至於什麼情況才可稱作不清淨,應該還是要回歸跟意業有關的檢視,才清楚身口的行業是否有清淨。
三、三善根與大乘三心
一般在《阿含經》對於涅槃的定義,就指三毒永盡,對不對;然而,其實大乘的成就佛果,也是「不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見(不癡)」的究竟圓滿,換句話說,也跟菩薩道有密切關係的才對,故而印順導師在《佛法概論》第八章與第十九章中則將「無貪、無瞋、無癡」分作二類說法,如下表示所:
《佛法概論》------第八章---------------第十九章
三毒永盡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大乘三心
無貪-------------------三昧------------------菩提願
無瞋-------------------大(慈)悲--------大悲心
無癡-------------------般若------------------性空見
如果要「無貪」,就要修學三昧;要「無瞋」,就要修學大悲心;要「無癡」,就要修學智慧(般若)。於導師著作的說明中,可明白的知曉菩薩的無瞋善根,以無量的大悲心來圓成,比二乘聖者的偏重理智的體悟,更為深刻與圓滿。
四、但念無常,慎莫放逸
我們要經常憶念無常,不要放逸。在《大智度論》中舉出一則譬喻,有一隻野干住在樹林中,這隻野干長年跟著獅子、虎豹等生活,食用獅子、虎豹吃剩的食物活命。有一次沒有食物時,野干就在半夜跑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找食物,找不到食物時就在那裡睡覺,但是卻沒有發現天要亮了;當發現天亮時,雖然內心害怕死亡,可是想逃跑已來不及了,所以就在原處裝死。
有人見到裝死的野干,便說:「我要這隻野干的耳朵。」於是就把野干的耳朵切下來。野干內心想著:「雖然耳朵被切除很痛,但是我的生命還在,就讓他切吧!」
接著有一人說:「我要這隻野干的尾巴。」於是就剪去野干的尾巴。野干心裡想:「被剪去尾巴是小事,就讓他剪吧!」
之後又有人說:「我要這隻野干的牙齒。」野干就想著:「越來越多人來,如果取我的頭,不就死路一條了!」於是在大家不注意時,奮力起身逃跑。
《大智度論》中說到:「修行人求脫苦難的心也是要這樣。假如年老到來,或許還會給自己很多寬容的藉口,不能夠發奮精進;而生病的時候,則認為會有痊癒的時候,所以不能生起堅決的精進心;除非等到生命快結束時,知道沒有希望了,那時候才要奮力精進,從此不斷地精進,直到證入涅槃。」這則故事是在提醒我們要念念無常,莫到了死亡來臨時才要修行,因為有時已為時太晚了。
五、菩薩善思惟空、無常而修菩提道
也許有人問:「一直在講但念無常,會不會在修菩薩道中產生厭離生死、不願度眾生的心?」菩薩也是需要思惟三法印,思惟空、無常,而修菩提道的。一般人不瞭解菩薩道的內容,不讀《大智度論》等,當然要實踐人菩薩行的時候,就不是那般深刻了。在《大智度論》中說了一則故事:
有一位國王的大臣做錯了事情,但卻覆藏起來不讓人知道。後來當國王知道此事後就跟他說:「大臣!你去抓一隻沒有脂肪的肥羊來,如果你沒有辦法抓到這樣的羊,我就治你的罪。」這名大臣其實是很有智慧的人,他綁了一隻羊,給牠很好的飼料;但是每天早、中、晚都用狼嚇羊,羊雖然吃得很飽、很壯,但是因為一天嚇三次,所以只會肥肉而不會有脂肪。
大臣便將這隻羊牽到國王的處所,國王就派人殺了那隻羊,檢查之後,果然確定這隻羊真的是沒有脂肪的肥羊。國王便問大臣:「你怎麼辦到的呢?」大臣就如實的回答國王飼養羊的經過。
《大智度論》就將這則故事回應菩薩的精神:我們要用無常、苦、空的狼,使我們煩惱的脂肪消去,讓功德肉肥。因為菩薩要於世間修很多的功德,要像羊一樣多吃才夠強壯,不過,菩薩所修的這眾多的福業,不會變成累贅,或者變成輪迴的因。也因此,在修世間福業時,每天都要觀想三次無常、苦、空;這樣才不會在行菩薩道時有染著心,而能將這些世間福業轉換成菩薩行的資糧。
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,經論中的譬喻、典故是最容易記取修行的道理。所以要記住這些譬喻,才會懂得實踐這些道理。
(本文講於2012年7月,美國「佛法度假」中文營隊課程)